第一次听到“天桥立”的名字,是在一个日本文化讲座中对一幅名叫“天桥立”的画作的介绍。作者叫雪舟等杨,是十五世纪的著名画家。他曾到中国游历。天桥立作为不少日本名画家的绘画主题,足见它在当时的名气。

从京都向北开车约两个多小时,就到了天桥立。这是一个在海中的长条沙洲。宽至100米,最窄处仅15米,长约3.2公里。在阿苏海和宫津湾共同构成的海湾上形成一个沙堤。这看上去较像杭州的白堤或苏堤。两边都可以看到水。只不过上面长的主要是松树。

我不记得我们是从南端还是北端走上天桥立的。后来在地图上看,我们可能是从北端。这是因为,地图上北端是比较自然的,而南端有较多建筑和设施。我们后来开车到另一端,而这一端有着很重的商业气。但北端是较远的一端,正常按导航驾驶,似乎应先到南端。不管南端北端,我们喜欢更自然的景观。在这一端,有一个刻有“天桥立”字样的立柱,这是这一端唯一的古迹。

我们在沙堤上散步。沙堤两旁是松树林,据说约有7000株。在树林外边是沙滩,沙滩外面是大海。

我们走到海边。海水清澈,海岸弯曲,乱石铺岸。沿着海边走,景色很美。人不多,显得安静。我们在海边照相,晴空一片,光线正好。海在阳光下显出碧蓝色,卷云在蓝天中画出了白色线条,海边的石头给海岸镶边,海岸线弯曲更显生动。我们对它的享受,除了拍些照片,下海边趟水或游泳,就是静静地凝视。它让我们心旷神怡,让我们心无旁骛。



但时间一长又会觉得热度难耐。又要到松树林中的休息室避暑。休息室内时有一两个人休息,他们都是静静的。透过休息室朝向大海的窗户,眺望海面。

我们转到沙堤的另一边,就是靠近陆地的一边。岸这边的树木的颜色有些多样,对面岸上的房屋隐约可见。海的颜色稍发绿。

我们没有走完整个天桥立,若干公里是有点太累了。我们从京都、奈良密集地游览人文景观以后,在这里补充天然之气,舒缓一下看累了的双眼,在自然和文明之间取得平衡。足矣。
